
企业管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显得愈益重要。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管理、经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就职的管理人才。
那么,什么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包含什么?又有哪些职能和作用呢?
企业管理是指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活动的总称。
其内容包括:
1.计划管理。通过预测、规划、预算、决策等手段,把企业的经济活动有效地围绕总目标的要求组织起来。计划管理体现了目标管理。
2.生产管理。即通过生产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等手段,对生产系统的设置和运行进行管理。
3.物资管理。对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进行有计划的组织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等。
4.质量管理。对企业的生产成果进行监督、考查和检验。
5.成本管理。围绕企业所有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进行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
6.财务管理。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专用基金、盈利等的形成、分配和使用进行管理。
7.劳动人事管理。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劳动和人事进行全面计划、统一组织、系统控制、灵活调节。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属于企业内部的活动,另一部分是属于企业外部的,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的任务是,不仅要合理地组织企业内部的全部生产活动,而且还必须把企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要素,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科学地组织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
主要职能有:
1.计划职能。这是把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按照实现企业目标的要求,纳入完整方案的全部管理活动。
2.组织职能。这是按照已制定的计划,把企业各种资源从分工协作、部门环节、时间空间等方面系统地结合起来,使之组成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达到企业资源的极佳配置和有效利用。
3.指挥职能。它是指管理者根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借助指示、命令等权力手段和权威,有效地指导下属机构和人员履行其职责,以实现计划任务。
4.监督职能。它是指根据企业经营目标、计划、规范和经济原则,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监督、检查和分析,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5.调节职能。这是为使企业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各种活动不发生矛盾,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为和谐的有机整体而进行的协调活动。
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几点重要因素:
战略管理,一般来说,企业战略指企业的战略定位,即回答“成为什么”的问题。从广义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还包括路径选择和资源筹配。路径选择指“走什么路”,资源筹配指的是“需要什么”。企业战略就是要解决战略定位(成为什么)、路径选择(走什么路)和资源筹配(需要什么)这三大问题。
营销管理,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者与社会需求并且可以带来利润及连续经营理论的管理过程。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专业化的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得以实现其价值的核心。营销管理将企业研发生产过程与消费者的消费联系起来,是一个中间环节。营销管理是系统化的,需要兼顾到生产、采购等许多其他方面,需要综合考虑。
人力资源管理,一个企业无论从产品质量、产品的服务、乃至品牌,说到底起决定因素的就是人。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管理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企业战略制订相关的人力资源政策,进行人力资源的能力配备,同时也包括对未来各类人员需求的规划。也就是把选人、育人、留人这个流程给完善了,企业才能真正管理好。
财务管理,很多人认为企业管理专业里面设有财务的课程是否有用,答案是肯定的,企业财务管理侧重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财务分析等工作,在公司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不必亲自做账,也必须要能够看懂财务报表,通过财务状况才能更清晰的看到企业经营与运行的状况。